aa
广体要闻

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学校)羽毛球联赛在广州体育学院开幕

发布日期:2025-10-07 14:45 作者:国家羽毛球学院 点击:


本网讯 10月7日上午,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学校)羽毛球联赛在广州体育学院国家羽毛球学院羽毛球馆正式开幕。中共广东省委港澳工作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张志华,广东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处长董辉,广东省教育厅体育与卫生艺术处处长王静娴,广州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米银俊,广州体育学院副校长李裕和,广州体育学院副校长、国家羽毛球学院党委书记张育方,广东省委港澳办社会发展处处长袁丽思,国家羽毛球学院执行院长、广东省学校羽毛球协会秘书长陈滔,广州市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广州市羽毛球协会秘书长潘桂彬,广东实验中学副校长朱伯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肖朝云等出席开幕式,共同见证这一湾区青少年体育交流盛事的启动。

广州体育学院副校长、国家羽毛球学院党委书记张育方主持开幕式

本次联赛在广东省体育局、广东省教育厅的联合指导下,由国家羽毛球学院、广东省学校羽毛球协会、广东省羽毛球协会、澳门羽毛球总会携手主办,是落实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的具体实践,更是深化体教融合、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赛事吸引粤港澳三地28所学校近300名青少年运动员参赛,参赛运动员均为在校学生,涵盖中学至大学学段,本次赛程共两天,安排特意避开正常教学时间,既保障学生学业不受影响,又为其提供专业竞技平台,真正实现“学业与运动并行”。

广州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米银俊致欢迎辞

作为全国唯一的省部共建羽毛球运动专项学院,国家羽毛球学院此次承办赛事,深度联动粤港澳三地教育、体育部门与学校,不仅将学院的专业训练资源下沉至校园,还同步推进“湾区青少年羽毛球人才库”建设,对参赛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学业表现进行双向跟踪,为有潜力的学生运动员搭建“小学-中学-大学-专业队”的一体化培养通道,打破体育人才培养与学校教育的壁垒。广州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米银俊表示:“联赛不是孤立的竞技活动,而是体教融合的'实践课堂'——我们既让学生在赛场上锤炼意志、提升技能,也通过赛前培训推动体育资源与教育资源深度融合,让专业体育力量真正服务于学校体育,助力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广东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处长董辉致辞

广东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王静娴致辞

当前,粤港澳三地正携手迎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本次联赛的举办恰逢其时,不仅通过体育赛事的凝聚力与感染力,进一步营造 “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的浓厚氛围,更以体教融合为纽带,强化三地学校体育协同发展。广东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处长董辉指出,广东省体育局始终以“体育赋能湾区融合”为目标,持续推动三地体育资源共享、赛事互联、人才互通,此次赛事聚焦“青少年”群体,立足“大湾区”视野,让11个地市的青少年跨越地域、同台交流,为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筑牢根基。广东省教育厅体育与卫生艺术处处长王静娴指出,赛事既是湾区青少年体育交流的重要载体,更是“湾区一家亲” 理念的鲜活诠释,未来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推动羽毛球运动在大湾区校园的普及,共同探索“体教融合”的湾区路径,选拔优秀学生运动员重点培育,让体育成为促进湾区青少年全面发展、深化区域教育体育融合的重要力量。

中共广东省委港澳工作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张志华宣布比赛开幕

开幕式表演


据悉,为夯实赛事基础、提升竞技水平,同时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提质升级,组委会于10月4日至6日提前举办运动员训练营,围绕羽毛球单打技术、专项体能、双打战术、身体素质等核心内容开展系统化训练。训练课程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特点与学业安排,设计“短时高效”的训练模块,将基础技术训练与校园体育游戏结合,让专业训练更贴合学校体育教学场景。同期举办的教练员培训班,更是聚焦 “体教融合背景下的校园羽毛球教学”,邀请高校体育教育专家、国家队退役运动员共同授课,针对“如何在体育课中融入羽毛球专项技能”“课后服务时段的羽毛球兴趣培养”“学生运动员学业与训练平衡策略”等学校体育痛点问题展开研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方案,助力三地学校羽毛球教学体系标准化建设,彰显“以赛促训、以训提能、以能优教”的体教融合理念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