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自信铸魂育人 党委书记米银俊开讲第一堂党课、第一堂思政课
本网讯 3月18日,我校学术报告厅内涌动着理论学习的澎湃热潮,党委书记米银俊为第96期发展对象培训班240余名师生讲授第一堂党课、第一堂思政课,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坚定文化自信”主题,通过鲜活的案例剖析和深入的理论阐释,为青年学子带来一堂启智润心的“金课”。副校长张育方主持授课活动。
解码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
米银俊开宗明义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章,既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行动纲领,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觉的集中彰显。通过“汕头英歌舞出圈春晚”“南沙科技灯会破壁出彩”等文化现象,生动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逻辑。特别以万人追思黄旭华院士的场景为切口,揭示了爱国、忠诚、担当等传统美德在当代的精神回响。
剖析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
“从机器人扭秧歌的科技美学,到电影《哪吒2》的国潮新生,文化自信正通过“传统+科技”的双向奔赴焕发新机。授课现场,米银俊通过沉浸式图像展示,带领学员见证文化传承的N种可能。结合乌克兰危机等现实案例,深入剖析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态势,强调青年党员要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争做清朗网络空间的“红色卫士”。
擘画文化强国的实践路径
围绕落实“七个着力”要求,米银俊构建“理论-实践”贯通的教学框架:从夯实意识形态主阵地到打造国际传播新范式,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激发文化产业新动能,通过中共早期办报实践等党史案例,揭示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传承与现实要求。特别指出青年学子要把握“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书写文化传承的时代答卷。
张育方在主持讲话中向全体学员提出“铸魂、强基、砺行”三维要求:提高政治站位,锻造“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理想信念;深研创新理论,练就“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过硬本领;严守纪律规矩,永葆“要留清气满乾坤”的政治本色,以实际行动答好“思想入党”终身课题。
学员们纷纷表示,这堂“冒着热气”的思政“金课”既有思想高度又有情感温度,将以此次学习为新起点,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创新发展的践行者。